PP电子他生于上海,长于香港,98年回京发展,十年后成为知名杂志首席摄影师。《时尚》、《风采》、《新周刊》满满都是他拍摄的作品,合作过的艺人更是数不胜数。而在事业的顶峰时期,他选择关闭自己的工作室,去旅行,再一次升华自己。他感激自己从小就能够接触摄影,并把这份喜爱延续到自己生命的每时每刻。各色相机与镜头在他手中流转,5D4、5DSR刚刚发布,他立马拿来尝鲜,套上EF 11-24mm f/4L USMCanon、EF16-35mm f/2.8L III USM、EF 24-70mm f/2.8L II USM、EF 40mm f/2.8 STM、EF 50mm f/1.2L、EF 28mm f/1.8 USM全球“狂拍”。你会痴狂于他一屋子的长枪短炮,迷醉于他创作的人物与风貌。刘展耘就是这样,桀骜不驯,视影如命。
刘展耘,这三个字,不仅是一个名字,更像是一个符号。在国内某个著名摄影论坛里,刘展耘用自己名字注册的ID,几乎成为了坛友膜拜的对象。对此,刘展耘的解释很简单:“因为我玩过太多器材,我太了解这些器材,也只是分享自己对于这些器材的认识和看法罢了”。
一句轻描淡写的解释,则是刘展耘多年摄影积累的经验和对于影像的直觉,让他对于器材有了独特的见解。如果你看过刘展耘家里收藏的那些摄影器材的话,你会对这个人完全不一样的认识。
在论坛上,刘展耘时不时的“放毒”,“杀伤”一片网友,引来众多膜拜。在现实生活中,刘展耘享受的则是影像带给他的快乐。“器材只是摄影的一部分,相机后面的那个头才更重要,如果你认为这张照片好‘毒’,更多是拍摄时摄影师的取景带给你的感动,而好的器材则是给这张照片带来加分而已。但摄影又离不开好器材,毕竟器材是摄影师的工具,好器材对摄影有很多帮助。”
刘展耘说自己接触摄影完全是受到自己的父亲影响,在自己13、14岁中学时期,就加入了学校的摄影协会。在那个年代,摄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,刘展耘甚至开玩笑的说,那个年代会拍一手好照片人,往往会受到姑娘们的青睐。高中毕业后,刘展耘辗转了多家图片社、婚纱影楼,也在学校进修过摄影,直到遇见了他的老师:香港知名商业摄影师蒋家骅。开始刘展耘在师傅的工作室做摄影助理,这才让刘展耘真正的接触了商业摄影,并开始正式走入摄影师的道路上。
“做摄影师贵在坚持,不能放弃,如果我当时放弃了,我也不会知道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。”刘展耘说着。在期初刚入行做摄影的阶段,家里人很不理解他的决定。对于家人来说,一份“正经”的工作才是未来的出路,甚至因为摄影这件事,刘展耘和父亲之间曾经长时间没有沟通,但一切都坚持了下来。“摄影仿佛是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”刘展耘说,当他在香港知名商业摄影师蒋家骅的工作室做助理的第二天,便给张曼玉拍摄,这让刘展耘兴奋了好久。
随着时间推移,刘展耘的工作重心也从香港来到了北京,而这几年刘展耘的商业摄影也发展的非常顺利,在他镜头中你可以看到成龙、陈凯歌夫妇、李嘉欣等人的身影,也让刘展耘在北京的摄影圈子里有很更多的人脉。刘展耘说:“作为商业摄影师,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自己“卖”出去——如果自己都推广不出去,何谈帮别人推广产品。摄影是要学习很多东西的,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广博,变得更有内涵。”
就在刘展耘工作室蒸蒸日上的时候,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就是关闭工作室。谈到当时决定,刘展耘说:“我一直在寻找新的拍摄的可能性,无论是题材还是照片的处理方式。因为认识了不少摄影圈的朋友,所以也开始接触商业、时尚摄影以外的题材,比如风光、纪实等等。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关掉工作室。我和春丽都想休息一下,于是选择了去旅行。其实旅行本身也是一种学习,是能让自己升值的。”
提升自己的认识和眼界,这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非常重要,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题材,早晚会失去你曾经得到的。刘展耘一次华丽的转身,让他开启了更广阔的视野,而他的作品风格也悄然的发生了变化,从商业味道十足的作品变得更接地气,作品中的内容更多身边人、身边的故事、身边的美景等等。很多场景甚至已经被拍过上千遍,但刘展耘依然对此乐此不已,“相同的场景,不同的人拍,会加入每个人的视角、每个人的心情,甚至拍摄的时间、光线不同,也会让同样的场景产生不同的魔力。”刘展耘如是说着。
从刘展耘身上,看到的是一种对影像执着匠人精神,他很专一、很执着、也很倔强的一路做到今天。曾经的种种困难,全因坚持走来,回头想想这些困难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,练就了一身从容,考验着自己专一,如同一个老工匠一样,一生重复做着一件事,经过经过的时间的洗礼之后忠诚极致。我想,所谓的匠人精神便是对这种执着和专一最完美的诠释了。
一生秉承不放弃的精神,做到知行合一,淬炼心性,养成自己,唤醒心中的极致真我。
如今的刘展耘将生活放在重点,他可以更洒脱的用影像记录生活,更专一的用影像的方式记录时光,直白影像,感动常在。